“生物钟”趣谈

来源:
发布时间:2005年09月17日
转发至:
  我们每天睡眠、工作、吃东西等活动,存在一个二十四小时的循环规律,很多动物的生理活动,都是受这个二十四小时的循环支配。科学家相信,我们身体内的生物钟(有的科学家称其为“生理钟”),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,是由于太阳光的影响。当我们坐飞机到地球上不同时区的地方,我们的生物钟不能够即时转变到新的早晚节奏中去,因此会感到精神不振,还伴有失眠等现象,当生物钟慢慢地调整至新的早晚节奏,我们便可以适应下来。

  最近,科学家发现了生物钟与太阳光之间发生关系的机理。哺乳动物的眼、皮肤、脑内的一种CRY色素, 控制着生物钟,透过吸收太阳的蓝光,将信息传到大脑,继而引发身体内的各种生理反应,例如体温、血压、精神状况等。由于这种CRY色素, 不单分布在眼睛内,而且也散布在皮肤上,因此,视力有问题的人,他们的生物钟也会受到阳光的影响。科学家在植物中也发现了这种CRY色素。

  美国科学家发现果蝇体内的两种基因与生物钟的调节有关,还发现其他哺乳动物,如老鼠,都具有非常相似的调节生物钟的基因。而老鼠和果蝇,相差着七亿年的进化阶段。这个发现,证明地球上不同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是非常密切的。

  通过了解生物钟的结构、机理和调节性能,科学家一定能够找出人类调整和适应时差的最佳方案。